2024-04-28 星期日

当前位置  :  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研室简介

牙周病学教研室

发布日期:2023-05-17浏览次数:25230

牙周病学教研室简介


牙周病学教研室现有教师29人,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授6人,副教授13人,讲师7人,助教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3人,具有博士学历24人。1999年至今,以访问学者和客座教授身份前往美国阿拉巴马大学、明尼苏达大学、纽约州立大学、俄克拉荷马大学、芝加哥大学、匹兹堡大学,日本大阪大学、九州大学等访问研修10余人次。牙周病学教研室承担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牙周病学的教学工作;承担牙周病学专业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是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承担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成人教育学院等多层次教学工作;承担各级进修医生教学工作。截至2022年9月已培养博士后8人、博士研究生82人、硕士研究生177人。

2017年牙周病学教研室获“中国医科大学十佳教研室优秀教研室”称号,2018年教研室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三等奖,2020年本科生课程《牙周病学》获省级一流精品课程,教研室曾获专项或相关科研课题达50余项。其中,国家级课题10余项,中央部委课题2项,省、市与院校级课题40余项。科研成果曾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首届中华口腔医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辽宁医学科技一等奖、辽宁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沈阳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参编全国高等学校医学教材、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口腔医学专业书籍,并翻译多本国外牙周病学相关书籍。获国家发明专利、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共3项。

牙周病学教研室的主要研究方向有牙龈卟啉菌致病基因调控及蛋白表达研究,牙周病与全身疾病相互关系研究、牙周病危险因素分析、口腔分子微生物学研究。从机制角度闸述牙周炎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肠道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癌症、神经系统疾病等多个全身系统性疾病的相关性,并证实通过对牙周病的积极治疗能够预防并减少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对全身健康的维护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国际上首次验证唾液酸酶抑制剂、维生素D和抗菌肽Nal-P-113能够抑制牙周炎症,可用于重症慢性牙周炎和伴全身系统性疾病牙周炎的辅助治疗。研究成果在《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等核心期刊及英文源期刊论文五百余篇。

牙周病学教研室所在临床科室牙周病科为卫健委国家临床重点学科,辽宁省重点学科、辽宁省特色突出计划学科、辽宁省特色专业、国家药物临床实验机构,为治疗牙龈病和牙周疾病的专业科室。在辽宁省率先开展牙周病系统治疗及牙周维持治疗,是东北地区最权威且技术全面的牙周治疗中心。科室现有牙科综合治疗椅32台,年门诊量30000人次。牙周病科具有国内一流牙周病专业治疗队伍,重点开展规范化牙周序列治疗、牙周显微外科手术、引导组织再生术、种植手术、牙槽骨位点保存手术、数字化导板引导精确牙冠延长术、游离瓣移植术等项目,临床诊断和治疗技术水平及科研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人员组成 


潘亚萍

女,教授,博士学位,博士生导师。1989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专业,1994年于华西医科大学获口腔临床医学博士学位,1995-1997年于中国医科大学分子遗传学教研室博士后流动站工作。1999-2002年和2006-2008年分别以高级访问学者和客座教授在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牙学院、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牙学院和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牙学院研修。现任牙周病科主任。兼任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国际牙医师学院院士。辽宁省教学名师、辽宁省特聘教授、兴辽英才计划创新领军人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病学、口腔生物学专业创建人和学科带头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牙周病科”学科带头人及负责人。主要从事牙周病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牙周病与全身疾病相互关系研究、口腔分子微生物学等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1项、 “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0篇,其中SCI论文100篇,培养研究生100余人。主、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和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等专著20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获9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高等学校研究生教材第2版编委,《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华口腔医学杂志》和《华西口腔医学杂志》等杂志编委。(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辽宁医学科技一等奖、三等奖,辽宁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中华口腔医学会科技奖二等奖,华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辽宁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欧盟牙周病年会全球牙周病研究一等奖等多项奖项。

 

林莉

女,教授,博士学位,博士生导师,国际牙医师学院院士。现任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科副主任。兼任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委员/青年委员、辽宁省医学会牙周专业委员会第二届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口腔医学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编委、《中华口腔医学杂志》通讯编委,XX年毕业于XX大学口腔医学专业,2006年获口腔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最高学位),2015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休斯敦健康医学中心牙学院研修。主要从事牙周病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牙周免疫学、牙周病与全身系统疾病相关关系、牙周病的病因与治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6项,横向课题1项,市级课题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9篇,培养研究生30余人。参编专著 6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以第4完成人)获得国家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辽宁省医学科技一等奖1项,辽宁省科技成果三等奖2项。

 

唐晓琳

女,教授,博士学位,博士生导师。现任牙周病科副主任、党支部书记。兼任辽宁省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辽宁省口腔医学会计算机与数字化专业委员会委员。《牙周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操作技术图解》、《牙周手术临床操作图谱》第1版副主编,《中国实用口腔医学杂志》编委,《华西口腔医学杂志》、《中国老年口腔医学杂志》和《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审稿专家。201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牙周病学专业,获牙周病学博士学位,2014年-2015年在芝加哥大学医学部研修。主要从事牙周病学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牙周病学病因学与精准牙周治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辽宁省科技计划课题三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45篇,其中SCI论文11篇,培养研究生28人。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等专著3部。以第五完成人获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二等奖一项;以第二完成人获辽宁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一项;以第五完成人获辽宁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一项。

 

张冬梅

女,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口腔医学会牙周专委会副主任委员。1999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专业,2003年获临床口腔医学硕士学位,2010年获临床口腔医学博士学位。2010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牙学院研修一年。主要从事牙周病致病机制及与全身系统疾病的相关性研究。二十年来一直从事牙周病学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

 

寇育荣

女,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口腔生物学教研室副主任,医务部主任。1997年7月本科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专业,2000年7月获中国医科大学口腔临床医学硕士学位,2008年获中国医科大学口腔临床医学博士学位,于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牙周病科及口腔生物学教研室从事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20年余。先后赴大阪大学齿学部及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口腔生物学系访学各一年。多年来一直从事牙周微生物学和牙周免疫学方面的研究,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辽宁省级课题3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专业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8篇。参编参译书籍著作5部。目前担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口腔医学会口腔生物学及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以及辽宁省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李琛

女,牙周科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2014年第八批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人”层次,2018年第一批沈阳市拔尖人才。2003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系,2006年牙周病学专业硕士毕业留校,2008至2011年攻读牙周病学博士学位,2009年11月至2011年3月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口腔生物系作访问学者,主要进行牙周病病因学研究。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2/8)。长期从事牙周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熟练掌握牙周基础治疗,牙周手术治疗和牙周维护治疗,积极开展临床新技术,注重多学科联合治疗,对伴有糖尿病的牙周炎患者的治疗和种植体周围炎的治疗有独到的见解。

   

潘春玲

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8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2012年获得博士学位,2012年-2013年赴美国梅哈里医学院研修。毕业以来一直从事口腔内科临床及教研工作。现任辽宁省口腔医学会牙周专业委员会委员。

   

赵戬

男,副教授,1999年7月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硕士毕业,2011年博士毕业。本科毕业之后进入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工作至今,一直从事口腔内科学及牙周病学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部省级课题研究,已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曾参与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刘静波

女,副教授,博士学位,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辽宁省医学会牙周专业委员会委员。2009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专业,2009年获口腔临床医学博士学位,2014-2015年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研修。主要从事牙周病学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牙周炎病因学及牙周炎与全身疾病相关机制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级基金5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6篇,其中SCI论文5篇,培养研究生6人。参编《牙周手术临床操作图谱》专著 1部,获辽宁省科技进步奖1项。


常春荣

女,副教授,博士学位, 2000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专业,2019年获口腔临床医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牙周病学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牙周炎与全身系统性疾病相关关系。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论文2篇。

 

谭丽思

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0年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一直从事口腔内科学及牙周病学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参与多项国家级、部省级课题研究,已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王宏岩

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7年获得硕士学位。毕业后一直从事口腔内科学及牙周病学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参与多项国家级、部省级课题研究,已发表多篇中英文学术核心论文。

 

赵溪达

男,副教授,博士学位,硕士生导师。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会员。2000年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专业,2021年于中国医科大学获口腔临床医学博士学位,2013年在广东省口腔医院研修。主要从事牙周病学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牙周病学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相互关系。主持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论文1篇。参编牙周病学相关专著两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


刘俊超

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后一直从事口腔内科学及牙周病学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

    

孙尚敏

女,副教授,2001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获得硕士学位,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3项,发表论文4篇。毕业以来一直从事口腔内科临床及教研工作。   

  

赵雪

女,副教授,2007年获得硕士学位。毕业后一直从事口腔内科学及牙周病学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参与多项国家级、部省级课题研究,已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赵海礁

女,副教授,2013年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一直从事牙周病学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

 

苗磊

男,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口腔医学院团委书记、学生工作部主任。2016年获口腔临床医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牙周病学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擅长牙周手术治疗及种植修复治疗。研究方向为口腔种植金属材料。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教育厅课题,主持中国医科大学“青年骨干”科研基金等课题,“中国医科大学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多篇。参编参译专著 3部,申请国家实用专利1项。

 

耿奉雪

女,副教授,博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专业,2017年获口腔临床医学博士学位。2018年12月-2022年3月于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从事牙周病学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牙周致病菌与口腔上皮细胞的相互作用。主持省级课题一项,参与多项国家级课题。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

 

李玉超

女,助教,硕士学位。2017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专业,2020年获口腔临床医学硕士学位(最高学位),2020年至今在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研修。主要从事牙周病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牙周致病菌与炎症微环境。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6篇,其中SCI论文2篇。

 

张树伟

女,助理研究员,博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专业,2020年获口腔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最高学位)。主要从事牙周病科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牙周致病菌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4篇,其中SCI论文2篇。


刘荩文

女,牙周病学教研室讲师,牙周病科主治医师,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委会会员,辽宁省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委会会员,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以第一作者及其他作者发表十余篇SCI及中文核心期刊文章。

 

姜慕舟

男,讲师,博士学位。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会员。2014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专业,2017年赴日本九州大学留学,2021年获日本九州大学口腔医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牙周病学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牙周炎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相关性。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4篇,其中SCI论文3篇。